创世大发

?

茶道與道教的關系

2022-08-15 11:37 admin

茶與道教結緣的歷史已久,道教把茶看得很貴重。道家的學說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學思想,樹立了茶道的靈魂。同時,還提供了 崇尚自然,崇尚樸素,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、貴生、養生的思想。

 

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“農業之神”——神農氏就是最早使用茶者,道教認為神農尋茶的過程就是在竭力尋找長生之藥,所以道教徒皆認為“茶乃養生之仙藥,延齡之妙術”,茶是“草木之仙骨”。

 

早在晉代時,著名的道教理論家、醫藥學家、煉丹家葛洪,就在《抱樸子》一書中留下了“蓋竹山,有仙翁茶園,舊傳葛元植茗于此”的記載。壺居士《食忌》也記載:“苦茶,久食羽化(羽化即成仙的意思)。”因此,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道教徒中流傳著很多把飲茶與神仙故事結合起來的傳說。

 

圖片

 

如《廣陵耆老傳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,晉代有一位以賣茶為生的老婆婆,官府以敗壞風氣為名將她逮捕,沒想到的是,夜間老婆婆居然帶著茶具從窗戶中飛走了。《天臺記》中也記載:“丹丘出大茗,服之羽化。”這里的丹丘是漢代一位喜以飲茶養生的道士,傳說他飲茶后得道成仙。唐代和尚皎然曾作詩《飲茶歌送鄭容》曰:“丹丘羽人輕玉食,采茶飲之生羽翼”,再現了丹丘飲茶的往事。

 

圖片

陸羽《茶經》“七之事"也有多處關于道士飲茶的記載:

《搜神記》:"夏侯愷因疾死,宗人字茍奴,察見鬼神,見愷來取馬,并病其妻。著平上幘,單衣入,坐生時西壁大床,就人覓茶飲。”

《神異記》:"余姚人虞洪,入山采茗,遇一道士,牽三青牛,引洪至瀑布山,曰:‘予丹丘子也。聞子善具飲,常思見惠。山中有大茗,可以相給,祈子他日有甌犧之余,乞相遺也。'因立奠祀,后常令家人入山,獲大茗焉。”

壺居士《食忌》:“苦茶,久食羽化。與韭同食,令人體重。”

《廣陵者老傳》:“晉元帝時,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,往世鬻之,市人競買,自旦至夕,其器不減。所得錢散路旁孤貧乞人,人或異之。州法曹禁之獄中,至夜,老嫗執所鬻茗器,從獄牖中飛出。”

陶弘景《雜錄》:“苦茶輕身換骨,昔丹丘子、黃山君服之。”

由于飲茶具有“得道成仙”神奇功能,所以道教徒將茶作為修煉時重要的輔助工具。根據《宋錄》的記載,道教把茶引進他們的修煉生活,不但自己以飲茶為樂,還提倡以茶待客,提倡以茶代酒,把茶作為祈禱、祭獻、齋戒甚至“驅鬼捉妖”的貢品及延年益壽、祛病除疾的養生方法,此舉也間接促進了民間飲茶習慣的形成。

 

道教徒之所以飲茶、愛茶、嗜茶,這與道教對人生的追求及生活情趣密切相關。道教以生為樂,以長壽為大樂,以不死成仙為極樂。飲茶的高雅脫俗、瀟灑自在恰恰滿足了道教對生活的需要,所以道教徒喜茶就不言而喻了。另外,道教徒喜歡閑云野鶴般的隱士生活,向往“野”“幽”的境界,這也正是茶生長的環境,具有“野”“幽”的稟性,因此,飲茶也是道士對最高生活境界的追求。

 

也正因為道家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,在中國茶人心里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,中國茶人有著回歸自然、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,所以中國茶人最能領略到“情來爽朗滿天地”的激情以及“更覺鶴心杳冥”那種與大自然達到“物我玄會”的絕妙感受。